2024/3/29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剧心理剧

如何提高你对“谣言 ”的免疫力?这份指南请收好

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网络上出现了无数的谣言,比如烟花爆竹能杀灭病毒;吸烟能防病毒;喝高度酒能杀灭病毒;蒸桑拿能杀死病毒等等。


这些信息听起来特别不靠谱,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坚信不疑,并且在朋友圈和微博疯狂转发,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谣言都有什么特点。


谣言有什么特点?


关于谣言,罗彻斯特理工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 Nicholas DiFonzo 是这样定义“谣言”的,“谣言是未经证实并且广为流传的工具性信息陈述,通常发生在那些信息来源模糊、让人感到危险或者存在潜在威胁的情境中”。


社会学者卡普费雷研究谣言传播的时候,发现“重要性和模糊性”是影响谣言传播的两个重要因素。用公式表示为:R = i × a 。


其中,R是指谣言的强度;i是指谣言对于传播者和接收者的重要性;a是指谣言相关事实依据的模糊性,这个公式被称为谣言的基本法则。根据这个法则,我们能试着编造一则听起来很靠谱的谣言。


首先,告诉一个人某件事对别人很重要(重要性),其次加入大量对方不懂的信息,让对方觉得很专业,(模糊性)。

比如中老年人通常害怕自己的身体状况变差,所以,健康长寿对于他们来说,显得非常重要,这个时候,你告诉父母“吃转基因大米能致癌”,就会立刻引起他们的关注。


而如果想要让这个谣言变得更加可信,我们需要再增加一定的模糊性,比如“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吃转基因大米会致癌”。


这样一来,一篇标准的“互联网养生谣言”就被生产出来了,如果再配上适当的案例,说不准就会成为十万加的爆款文章。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父母转发的一些不靠谱的养生谣言,大多数都符合以上两个特点。


如何科学应对谣言?这份指南请保管好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相信谣言呢?下面从信谣言的三个好处来进行分析。


为什么人们会相信谣言?


1.降低决策成本


在网络科学里,有个词叫信息效应。信息效应是指,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存在着这样的假设:其他人之所以做出一个行为,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私人信息。


你作为旁观者,在观察这个行为以后,最理性的做法,就是去效仿他们。哪怕这个决定和你之前所掌握的私人信息是相悖的。


我们来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名很普通的工薪阶层,手里也有点闲钱,最近你听周围的同事说现在股市行情很好,好几个同事都去银行开通了股票账户,而且上个月还有同事还挣到钱了。


于是你二话不说,心急火燎地去银行开好了账户,找好了股票经理,希望通过他的专业操作获得股票分红,享受投资带来的收益。


很幸运,第一个月,你就拿到了分红,可是好景不长,从第二个月起,股票就开始下跌,第三个月你的账户就开始亏损,这时,你的股票经理告诉你,先不着急卖出,你也相信了。


后来你发现,很多股票都开始大跌,有些大佬都宣告破产,而你因为没有及时撤出,导致亏损严重,血本无归。


在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首先,你听说同事买股票挣钱了就跟着去开通账户。其次你因为挣到钱了而去盲目地相信股票经理的专业判断,以至于你看见大环境变得很差,也不愿撤出。


你之所以做出这两个选择,首先是因为你相信,那些通过股票挣到钱的同事,肯定比你掌握了更多的、更有价值的信息。


和你相比,他们可能更了解最近股市的行情,毕竟他们是拿真金白银做过试验的。其次是你坚信股票经理的专业性,即使他们的选择,和你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信息有所出入,你依然会选择相信他们,认为他们掌握的信息更可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从众行为呢”?


因为靠自己思考去寻求答案成本太高了,尤其当我们遇到不确定的情境时,与其要承担着压力去探究行为背后的原因,还不如直接加入他们。


从众是人们认为最保险的问题解决办法,就算我所跟从的“群体”错了,那也有大众和我一起承担错误的后果。


如何科学应对谣言?这份指南请保管好


2.缓解对未知的焦虑


当面对未知情境时,我们需要对外在环境的控制感。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听过“老虎外婆”的故事?


这个词最早起源于南北朝,原型是历史上的一个相貌凶恶、性格残暴的将军。后来,在宋末元初,这个谣言产生了一次重要的转折,形成了一个具体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凶恶的老太婆吃人手指吓坏小女孩的故事。这则故事虽然现在看起来十分荒诞,但是在当时,还是有很多人对它坚信不疑,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田海在他的著作《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指出,谣言故事,是一种农业文明下的恐惧。而且谣言中的怪物,都是用有限的农村生活经验拼凑起来的。


在古代,夜里非常安静,一片漆黑。人们半夜醒来时会很感到非常恐惧,总会觉得在暗处会有妖魔鬼怪。这个时候,人们迫切需要为恐惧和未知寻求一个解释,但是古人没有什么获取知识的渠道,也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


所以,人们只能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直觉,对陌生情境进行解释,并把它纳入可控的范围之内。不过,这不是真正的控制,只是一种“控制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我们面对信息缺失的恐惧和不安。


在农耕文明时期,科学不发达,很多自然现象都解释不了,比如哪一年如果出现了大旱,人们就会解释为“上天不高兴”,这时,统治阶级通常会去“祭天求雨”,毕竟有解释总比没有解释好,这样就获得了“控制感”。


人类是一个喜欢寻求解释的物种。民间有一句俗语叫“病急乱投医”,说的也是这种现象,在人的潜意识中,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是可以解释的。


所以,当一个人染上了疑难杂症,且久病无良方时,他就会变得无比焦虑,四处求医,甚至会去求助神灵。只为获得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不确定性”太让人焦虑了。


如何科学应对谣言?这份指南请保管好


3.避免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又叫失调减少(dissonance reduction)理论,顾名思义,说的就是当两种想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会感到一种紧张的状态(“失调”),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受,我们会自发地调整自己的想法。


我们希望世界运行的规律,是依照我们的信仰、理念、态度、经验、预设来行动。如果现实和我们的预期不一致,我们就会去改变外在的证据,来使它符合我们的预期。


比如说,现在网上有个自媒体大V告诉你,他有一套独家的写作办法,只要你按照他说的做,你就能写出百万加的爆款文章,实现月入过万的梦想。


于是你信了,很快,你报了一年的写作训练营,结果,一年过去了,你还是没能实现当初的梦想,那到最后,你的反应会是怎么样呢?你会怀疑这个大V吗?


很难,因为怀疑大师,这不符合我们刚才讲的一致性原理,这会导致你的认知失调,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大师会给你一个符合一致性原理的解释,那就是“你还不够努力”。


他会给你讲“刻意练习”、“工匠精神”,让你坦然地接受自己目前平庸的现状,不仅接受,而且还会继续相信“坚持就能成功”,于是,你会继续报名学习他后续的一系列课程。这样一来,不仅让你避免了认知上的失调,而且还能让你获得内心的自洽。


这就是现在很多教人“靠写作月入过万”的课程一直都很火爆的原因。


既然相信谣言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想要彻底消除谣言,难度可想而知。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辟谣这么难。


如何科学应对谣言?这份指南请保管好


为什么辟谣这么难?


1.沉默的螺旋


传播学中有个“沉默的螺旋”理论,大概意思是说,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广受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支持,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


而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优势一方的声音越来越高,另一方意见渐渐消失的沉默的螺旋。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美国金融史上的重大金融诈骗案来进行说明。


你可能听说过“麦道夫骗局”,伯纳德·麦道夫是美国华尔街的传奇人物,曾任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董事会主席。管理过超过500亿美元的资产,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被他的儿子告发,说他多年来从事的事情,其实是一个惊天的旁氏骗局。


旁氏骗局类似于中国2018年的P2P暴雷事件,很多平台通过承诺高额收益吸引投资者,但实际投资收益并不能偿还投资者的利息,所以只能用新增投资者的本金支付前期投资者的本息。


简单来说就是借新钱还旧钱,一旦新增资金放缓或者停止进入时,整个体系就会崩盘,这时候,平台要么跑路,要么宣告破产,最终结果只会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


然而,麦道夫居然在金融高度发达,聪明人最多,监管最严的华尔街,将这个骗局玩了二十多年,难道那些华尔街精英都是徒有其名吗?


并不是,其实,早在2000年,就有一个量化分析师,哈利·马科波洛斯(Harry Markopolos),就向美国证交会举报了麦道夫。在接下来的2001年,2007年,2008年,他每年都有举报,但是每次都被忽略。直到2009年,麦道夫自己自首时,证监会才开始相信他的举报。


最令人感觉荒唐的是,一般基金的业绩都和股市有很强的相关性,而麦道夫的基金却一直坚挺,即使在股市很糟糕的时候,也依然表现得很好。


这种神一样的存在被麦道夫解释为“超凡的投资天赋”,而证监会对他的解释也表示非常认可,难道证监会的人没有一点专业素养吗?答案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我们假设美国证监会当时有人发现了这支基金的种种疑点,但是,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人持有这种观点,而且这群人的观点很可能不受支持,或者有其他重要人物都没有表态,那么这群人就很有可能选择不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会使用一种准统计知觉来观察和估计周围的环境,而帮助他们做出判断的,恰好是大众媒体。


一旦大众媒体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那么,它的影响强度就会越来越大,在另一端,敢于站出来表达反对意见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这些人虽然不会改变自己的反对意见,但是,他们可能出于自保,或为了避免成为另类,就会选择迎合主流,或保持沉默,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观点。


这个过程就像一个螺旋一样,不断蔓延开来,最后使得反对的声音彻底消失在社会舆论中。


如何科学应对谣言?这份指南请保管好


2.回声室效应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谣言和阴谋论不断被重复,最后很可能会让人以为一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这就是互联网领域里大家经常会谈到的一个现象——回声室效应。


下面举个父母朋友圈养生谣言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不知道你是否曾经收到过父母微信转发的“养生攻略”?比如《一颗果子,清宿便,一周减掉啤酒肚》,《一包方便面肝脏需要排毒一个月》,《医学新发现:吃土豆能防癌》。


每当我们看到这些比较低级的谣言时,我们一定会非常抵触,一边鄙视造谣者智商太低,另一边还会直接去纠正父母。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在做无用功。我们再怎么苦口婆心,也改变不了父母的观念。


为什么父母会如此坚定地相信这些“养生攻略”呢?


首先,父母交际圈过于狭窄。父母的交际圈基本上都是是同时代的同龄人,比如你的七大姑,八大姨,他们的文化程度,思想观念,都非常相似。而且,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会天然地对养生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再加上他们不是互联网原著民,因此就更容易被新鲜,猎奇的养生方法所吸引,所以他们所转发的文章都是经过仔细阅读过后,觉得优质才分享出去的。


最后,因为这些文章大都是熟人推荐,所以他们对这些文章更加深信不疑,认为那些养生攻略就是科学事实。


其次,父母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智能手机的内存越来越大,能装载的软件也越来越多,软件厂商提供的app也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很多年轻人的手机上装满了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app。


这样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各个渠道接收海量的信息,比如百度,知乎,微博等等,而且这些信息还能够得到交叉验证,尤其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比我们而言,父母获得信息的渠道就比我们少很多,他们的手机上有可能只装有2到3个app,而且大多数app都会通过用户画像对内容进行智能推荐。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经常浏览养生类的文章,平台就会给他们推荐更多的养生知识,这样一来,他们看到的内容就只有养生这种类型的了。


再其次,因为这些知识没有足够的信息进行证伪,导致相对错误的信息不断地进行强化。最后,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接触到的知识就是事实的全部。


如何科学应对谣言?这份指南请保管好


3.后真相时代的弊端


“后真相”这个词被《牛津英语词典》选为2016年的年度词汇,它的定义是“相比陈述客观事实,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更能影响舆论”。


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不再那么在乎事实真相,更在乎的是情感和个人偏好,只愿意去听、去看那些想听和想看的东西。下面举个“网络追星”的例子。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网络发声变得越来越便捷,很多明星都会在网络上打造一个专属人设,这样就能吸引到一批粉丝。一方面,明星们能获得被围观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他们还能获得商业上的利益。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有些人的追星是很盲目的,特别是那些自称“脑残粉”,“铁杆粉”,“死忠粉”的人,即使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人设崩塌了,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地无条件支持与拥护,不管客观事实到底如何。为什么追星一族会呈现出如此非理性的状态?


首先,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投射行为。明星身上通常具有一些粉丝未曾拥有的东西,是粉丝们渴望成为的理想自我。


所以电影中有些故事情节会经久不衰,比如“霸道总裁爱上我”,“屌丝逆袭后走向人生巅峰”,这种将自己渴望的情感,投射到明星的身上,并以此自我感觉良好,是追星带给粉丝的现实意义。


其次,通过追星,粉丝们能找到与自己同频的圈子,从而获归属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圈层文化越来越流行,每个圈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人是社会性动物,找到属于自己的群体是天然的社交需要,粉丝圈也不例外。


粉丝们在这个群体中扮演着吃瓜群众的角色,他们通过分享明星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八卦新闻,更能够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一方面能帮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另一方面则能帮助他们获得接纳感和归属感。


科学杂志《自然》也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整合了一些关于”后真相”时代里集体记忆的研。研究指出,社交媒体很容易扭曲人们的记忆,这是因为社交媒体的结构基本上是以不同的组群为基础,你能看到的或者你选择去看的,都是和你在同一群体中的人,在你认同的群体中,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去赞同和遵照一种集体心理,不管它的对错。


如何科学应对谣言?这份指南请保管好


我们普通人该如何面对谣言?


1.警惕认知偏误


2019年曾经上映过一部电影叫《中国机长》,讲述的是机长带领乘客死里逃生的故事,一时间网络上开始传播“乘坐飞机更容易失事”的言论。其实这是一种认知偏误。


这种认知偏误叫“可利用性法则”,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大脑面对未知时,会下意识调用我们最鲜活的记忆,来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判断


比如对于普通的道路交通事故,一方面,由于发生次数比较频繁,单次发生的人员伤亡也较少,所以很难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另一方面,人一旦对某个新闻接触多了,那么对这个新闻的敏感度会就会下降


而空难则不同,坠机很少发生,但是一旦发生坠机,往往就是灾难性事件,全球的新闻媒体都会抓住这个热点,争相报道,于是,有关空难的资讯、新闻、遇难者家属的悲痛…… ,会像潮水一样在各大媒体上向你扑面而来。让你产生一种“坐飞机出行很危险”的错觉。


而根据2017年美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死亡概率,死于一场车辆交通事故的概率是 1/102,死于溺水的概率是1/1086,死于骑自行车的概率是1/4050,而死于一场航空事故中的概率才只有 1/205552。


通过分析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乘坐飞机大概率还是比较安全的。


如何科学应对谣言?这份指南请保管好


2.多角度进行验证


社会学上也有一种类似的验证方法叫“三角验证”,说的就是用一种以上的理论、方法、资料来源分析或者解释同一现象,以确保研究发现的一致性。这三角分别是资料来源,作者信息,论证逻辑。


  • 首先,看这个信息资料来自何处?谁发布的?

  • 其次,看这个信息的发布者是谁?有没有其他专家、学者佐证?

  • 最后,看这个信息的论证逻辑是否自洽,有无前后矛盾之处?


比如对于“喝高度酒能抗新型冠状病毒”这条信息,首先我们可以查找一下它的信息发布平台,经过查找,我们发现它的来源是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发布者为不知名网友。


其次再查找一下信息源头,我们发现与之相关内容是“国家卫健委专家: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李兰娟院士:75%的酒精是能够杀灭这个病毒的,所以大家如果去买这些东西,在日常经常接触的地方,想要定期去消毒一下,都是可以的。”


除此之外,并无其他言论直接表明喝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另外,消息一出,有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出来辟谣了。

最后,这则消息从逻辑上也站不住脚,我们通常说的“高度白酒”,酒精浓度在50%到60%之间,对于病菌的杀灭能力并不算强。


此外,对于冠状病毒,感染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而喝酒是通过消化道进入。酒喝进肚子里,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然后被代谢分解,并没有跟病毒接触的机会,不可能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经过三角验证后,我们基本上就可以断定这是一则谣言。


如何科学应对谣言?这份指南请保管好


3.倾听专家的意见


随着各个学科的飞速发展,专业的分工变得越来越细致,网络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专家,有些专家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但是有一部分专家为了商业利益,用各种“伪科学”欺骗大众。


那么,怎样判断专家意见是否靠谱呢?这里有两个方法可供大家借鉴。


第一,充分了解专家的背景。比如现在网上有很多心理咨询师,他们收费一般还不低,那么该如何知道他们是否专业呢?


首先看他的专业,排除掉心理学以外的其他专业。其次再看咨询师的主要擅长领域。一般来说,咨询师都会有一到两个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由于精力有限,咨询师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如果有咨询师告诉你他精通各个流派,大概率可以判断他不靠谱。


再其次,看看咨询师经手的个案时。一般来说,咨询个案时长最能代表咨询师的专业程度,如果一个咨询师都没有接受过个案,那么,即使他拥有再多的证书,发表过再多的论文,也可能只是纸上谈兵,这一类咨询师是万万不能选的。


最后看看咨询师是否一直接受督导。在心理咨询行业,每个咨询师都会有自己的督导师,并定期对他们进行督导,目的是为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如果该咨询师长期没有接受过督导,则他有可能陷入闭门造车的境地而不自知,这类咨询师需要谨慎选择。


如何科学应对谣言?这份指南请保管好


第二,看看专家的研究有没有经过同行评议。同行评议,也叫同侪审查是一种学术成果审查程序,即一位作者的学术著作或计划被同一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评审。同行评审程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作者的著作水平符合一般学术与该学科领域的标准。


在2015年的时候,在《科学》杂志上,曾经有一组心理学家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自我审查了自从2010年以来,发表在著名心理学期刊上的比较适合做重复验证的100个心理学实验,结果把它们复现之后,发现其中只有36%的结论可以很好地复现。


由此可见,即使是在正规的科学领域,也会存在着学术谣言,不过,伦敦商学院教授艾利克斯•爱德曼斯(Alex Edmans)也说过,“虽然学术研究不能完全代表现实,同行评议也并不完美,但是相比那些没有经过审查的研究,选择一些经过检查的研究结果更靠谱”。


如何科学应对谣言?这份指南请保管好



既然谣言不能被消除,信谣言也是人类基因中不可避免的缺陷,那么我们平时就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谣言来临时,不受其惑。


参考书目:《谣言心理学》,奥尔波特
《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法)让-诺埃尔·卡普费雷
《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美国的科学与卫生普及 》约翰·C·伯纳姆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田海
《与陌生人交谈》格拉德威尔
原创:尤顺顺
责任编辑: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