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28

用户名: 密码:

预约热线:0371-63310633、86172899  

本站目前有:名网友关注!

您好!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舞蹈治疗舞蹈治疗

《欲望舞蹈――正常人的变态心理》目录

序(邓伟志)

第一部 我们正常人

第一章 正常人与反常人

● 行为古怪的人不一定都是疯子

日常生活中,我们这些正常人的嘴上常常挂着“脑子有病”、“神经搭错”、“吃错了药”这样的口头禅,用来讥讽取笑那些行为古怪反常的人。

然而,行为古怪反常的人也可能是敢于标新立异,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与众不同的人,甚至是那些公然藐视、冒犯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人。

1996年4月13日,《新民晚报》中缝刊有一则与众不同的征婚广告:一位知名中年画家,欲觅一位截肢残疾的姑娘为偶。

这位画家是神经出了毛病呢,抑或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呢?

请记住阿伦森定律:行为古怪的人不一定都是疯子!

● 心理学大师的误区

追溯人类探索心灵奥秘的历史,从原始初民对梦的猜测和解释起步,经历了神话世界到哲学与神学漫长岁月的思考,只有当人们把实验方法应用于心理现象时,才真正诞生了现代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专门研究神经症、精神病患者;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研究精神健康、自我实现的人;然而他们却把各自的理论推向全人类,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误区……

第二章 正常人的变态

● 寻找一个价值尺度

在中国,性裸露癖被认为有伤风化,甚至可能触犯刑律,而在巴西某地的印第安人却把阴茎暴露在外,并系上五彩缤纷的丝带引以为美。

因此,变态行为是相对的,能使一个人下狱入牢的行为,也可以使另一个人成为圣贤。

不过,全世界的人在失去自己心爱的人时,莫不感到悲痛,他们虽然文化背景各异,面部表情却基本相同。寻找一个跨文化一致性的价值尺度还是完全可能的。

● 价值尺度的理论取向

探索研究变态心理的病因,一般说来或注重变态者的内在因素,如生理、心理的考察;或注重变态者外在的因素,如泛灵论、社会学、文化学的考察。

变态心理的研究过程,也就是泛灵论、生理学、心理学、文化学各种理论彼此消长的发展过程。

不同的理论取向有不同的价值尺度。

● 正常人恰恰是变态的

现实生活有一个无形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适者生存。

大多数人为了活着或者活得好一点,遂变成了一个个适应者,牺牲掉的却是人的自由美好的天性。

打破生活框架的人,包括那些与生活框架格格不入的精神健康的人,在正常人眼里也是精神有毛病的人。

相比之下,你以为你是正常人,其实你恰恰是变态的!

第二部 正常人的六种变态心理

第三章 统治—专制心理

● 权力欲望

权之所在,利之所在。权力激发人们的权力野心。

走上权力宝座的是那些权力欲望更强烈的人,因为他们一直处心积虑(有意识)地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

● 权力专制

权力欲望一旦得以实现,统治者们几乎毫无例外地为巩固权力而实行独裁专制。

由于野心家、阴谋家、独裁者的个人品格并不相同,他们的专制手段也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越是多疑奸诈的专权者,手段也就越卑鄙越残忍。

争夺权力毫无“道德原则”可言,惟紧握权柄,专制独裁,脸皮不能不厚,心肠不能不黑,以消灭一切争夺权位的对手。

暴君,酷吏,冤狱;这是权力专制的必然结果。

● 权力腐败

阿克顿勋爵的信条:“权力能够腐蚀人。绝对的权力则绝对地腐蚀人。”

历史上的大多数帝王“非暴即暗,非暗即辟,非辟即懦”,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

几乎就是专制统治的权力腐败史。

第四章 顺受—奴性心理

● 苟活者的心理

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可怜的人们仅仅为了活着,或者希望活得好一点,就不得不顺从社会群体的压力,特别是屈服于强奸社会民意的专制暴力。这是多么可悲的顺受—奴性心理。

● 愚民的专制

平民百姓的愚昧和麻木是稳固专制政权的最牢靠的保证。

翻检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从桀、纣拒谏诛忠到周厉王禁谤,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清代大兴文字狱,“愚民的专制使人变成死相”

● “奴在心者”

具有顺受—奴性心理的人,不是奴隶就是奴才。

奴隶和奴才们在顺受—奴性心理的死气中,心甘情愿地受虐,非但不觉得痛苦和怯懦,而且误以为是一种解脱,甚至是一种受难者的享受,变成十足的受虐狂。

第五章 占有—纵欲心理

● 占有意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占有欲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个人欲望。占有为了生存,更为了享乐。我的需要、我的欲望、我的金钱、我的权力……一切都是我的,占有最终成为纵欲的目的。

权力、金钱的占有与享乐成正比。权力越大,金钱越多,享乐便越大越多。无限地占有以满足无限的欲望。

● 金钱的魔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金钱需要乃人类文明的最大驱动力。

金钱的特性:不能满足人。

菲尔丁说过:“把金钱当成上帝,金钱就会像魔鬼一样来整治你。”

● 感官享受的永恒诱惑

金钱是放纵感官享受最有力的保证。金钱意味着抽象地满足你的一切。

金钱变成人的第六感官,金钱成为需要,金钱成为目的。

第六章 殉道—禁欲心理

● 存天理,灭人欲

道德规范与宗教信仰给无限占有的欲望当头一棒,并走向另一个极端:“存天理,灭人欲。”

善良而愚昧的人们,心甘情愿地给自己套上精神的枷锁,否定人的生命意志,压抑、扭曲、戕害人的本性。

● 信仰的愚昧

人的悲剧绝不在于他有信仰,而在于他的信仰的虚妄性和欺骗性。

殉道—禁欲心理的悲剧在于:人们虔诚地崇奉道德规范的虚假与宗教信仰的虚妄。到头来,有人压抑、扭曲、泯灭,有人膨胀、放纵、无度。

殉道—禁欲心理在人的觉醒这一根本点上,是彻底愚昧的。

● 人性之光

崇高是一种信仰,是对真理的执著坚持,是不因怎样恶劣的条件、环境而改变的“绝对道德命令”。

崇高在权力专制下是一种骨气,它意味着悲壮的毁灭,所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可杀而不可辱”。

善良是人性的一面旗帜,它总是引导人们无私奉献。

善良也是无用的别名。因为“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七章 遁世—逃避心理

● 社会的良心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良心,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阶层,它不依赖于政府机构的庇护,不依附于某个社会利益集团,它对社会、人类生活的自我批判意识,往往表现为对社会现实政治的疑问与批判,因而成为社会道德、正义、价值与尊严的维护者。

然而,失去外在的自由空间,知识分子必然要为自己的“社会良心”付出沉重的代价。

● 清醒的麻木

为了苟全自己的生命而活下去,一个有道德的人背叛了道德,一个有社会良知的人背叛了良知,这时,除了遁世—逃避,他别无选择。

智慧愈高,知识愈明,痛苦愈多。从庄子的至德之世,到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从苏轼对社会人世的豁然解脱,到近代黄远生对人格分裂的灵魂拷问,几千年来上演了一幕幕遁世—逃避、人格扭曲的人生悲剧。

遁世—逃避,是清醒的麻木,它潜隐着更大更深的冲突与痛苦。

第八章 攻击—破坏心理

● 攻击本能

攻击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人的理性时时控制着人的攻击行为。

然而,理性一旦失控,非理性的情感冲动就会使人陷入盲目、迷狂、混乱之中。它不可理喻,直接指向相互猜忌、攻讦、争斗、报复、破坏、残杀,它不择手段、不讲人道、不计后果、它毁灭人生,造成无数人间惨剧。

于是,有位多愁善感的厌世者铸造了一句常被后人引用的格言:“我愈了解人类,我愈喜欢动物。”

● 流氓意识

社会上多几个流氓犯罪分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全社会蔓延的流氓意识。流氓意识是一种消极、堕落、腐朽的社会心理,是一种阻碍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精神力量。

全社会的流氓意识之所以可怕,就在于它的普遍性、渗透性、腐蚀性、破坏性;所谓社会风气的败坏,所谓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全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合理的解释,而且只要深究下去,即可发现其根源全在于自上而下的权力腐败。

凡具有统治—专制、占有—纵欲、攻击—破坏心理的人,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堕落成为流氓。

第三部 宗教与文学

第九章 宗教的禁欲

● 原始宗教文化

在人类文化创造的过程中,原始宗教文化是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的历史起点。

人类文化的创造以人性为基础,原始宗教文化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命运充满了执著的激情。人们渴望成为自己生存与命运的主人,却又悄悄地把自己交给了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

在从物质文化通向精神文化痛苦嬗变的漫长道路上,留下的是人类初年的幸福梦幻、森严可怖的禁忌、鲜血淋漓的祭献,以及历史的蹒跚脚步和沉重的叹息。

● 人欲的神圣批判

宗教的使命在于宣讲人应该怎样活着和为什么活着的普遍启示上。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它们最初是被压迫者的运动,是奴隶、穷人、无权者的宗教。它们从否定和抗议私有制度开始,却最终指向了人自身内在固有的种种欲望。

宗教的人性深度在于它穿透历史,发现了人类罪恶的历史与逻辑的源头:

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宗教是对人欲的神圣批判。

● 宗教禁欲思想的历史指向

人类历史的进步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人的情欲一经表现为享受需要的占有意识,就必然造成弥漫整个私有制社会的纵欲倾向。

宗教道德把罪恶的根源归结为肉体情欲和物质享受的诱惑,因此要求人们抑制自己的肉体情欲,弃绝物质生活的享受,即所谓苦行主义和禁欲主义。

宗教禁欲思想不仅指向纵欲倾向的全社会性,而且指向纵欲的特权性。

● 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宗教道德以必须恪守的信条所严格规定下来的禁欲思想,反映了被压迫者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抗议、反对统治者占有纵欲特权的革命要求。

谁能料到,宗教禁欲思想的神圣大旗,到头来竟被统治者用来当做扭曲、压抑、戕害人性的血腥祭坛。

宗教禁欲思想最终只能流于“被压迫生灵的叹息”。在这历史的叹息中,是一颗人类矛盾、痛苦、颤栗、憎恶的心灵。

● 宗教献身精神的终极意义

如果说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想像创造了神,那它就该是至善至美的化身。

神性是人性升华的结晶,是人的献身牺牲精神。爱因斯坦说:“在我看来,人类精神愈是向前进化,就愈可以肯定地说,通向真正宗教感情的道路,不是对生和死的恐惧。也不是盲目信仰,而是对理性的追求。”

第十章 文学的画像

● 原始文化与审美需要

审美需要伴随着史前艺术一起生成。享受需要作为审美需要出现的契机,同时规定了审美需要的享受属性。

虽然史前艺术那原始宗教的神秘性和恐惧感,而今早已无法体验,但依然以其维妙维肖的造型和鲜明生动的色彩,震撼着现代人们的心灵。

● 文学与变态心理

人类的审美需要刚一出现,就面临着人类悲剧命运的艰难局面。人性自我意识的觉醒首先看到的竟是人的兽性对人性的摧残、肆虐、蹂躏与戕害。

文学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的血性与情欲,清晰地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文学的审美特性,不仅仅表现为感性的形象形式,而且蕴含着人类存在的生命态度。其中,包括人性的压抑、扭曲、变态。

因此,文学作为一种历史尺度,可以衡量出“这个世界实际上到多大程度是人的世界,他能够肯定这个世界适合于他自己、他的人性到什么程度。”

● 文学批评与变态心理

20世纪80年代,变态心理学成为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深入的标志。一种倾向是把文艺心理学变成精神病学,另一种倾向是把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格简化为性格两极的“二重组合”。

而许多有才华的作家们在两种倾向的影响下,专事表现人的变态心理和人性的残酷、丑恶,已经到了走火入魔不可救药的地步……

● 为正常人的变态画像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向文学家们提出了忠告:“为着要造成冲突或是要引起兴趣,而就用精神病来代替健全的性格,这种办法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所以在艺术里精神病态必须谨慎。”

因为正常人的复杂性格绝不逊于精神病态的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中,正常人的压抑、扭曲、畸变,比神经症、精神病更具震撼力。

在文学家的笔下,正常人的变态心理表现得更矛盾、更迂曲、更复杂、更丰富,性格刻画更深邃、更丰满、更典型、更富有人性的激情与光彩。

文学为正常人的变态画像,成功的人物形象属于时代,成为经典,化为永恒。

第四部 历史与未来

第十一章 20世纪人类的灾难日

● 犹太大劫难

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无法想像大屠杀。

当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时,世人惊骇地发现,600万犹太人似乎一夜间在欧洲大地上突然消失了,欧洲犹太人骤然减少了一半。

灭绝营里疯狂地屠杀和堆积如山的尸体……

● 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石碑上用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着黑色的大字:遇难者300000。

在日本,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蓄意涂改历史,妄图掩盖罪恶的历史事实。走进半地下墓穴式的陈列馆,大量的照片、实物和历史档案,把每一位参观者带到1937年12月12日日军攻占南京后那惨绝人寰的血难……

● 斯大林“大清洗”

斯大林曾经表示:在党内他不主张“割除”、“流血的方法”。然而,当苏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认为,该把斯大林总书记调到别的工作岗位上去,选票投向基洛夫时,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却在代表大会结束后不久突然被暗杀了。

1934年12月1日,那黑色的一天,标志着一个大“割除”、大流血、大清洗的恐怖时代开始了……

第十二章 面对21世纪人类前景的困惑

● 正常人变态心理的病因学

正常人的变态行为,同神经症、精神病等变态行为反应一样,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也就是遗传、生物、心理、社会四方面因素的产物。

在神经症、精神病等变态心理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发现,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甚至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其实并不像人们说得那样清楚。

探寻并揭示导致正常人心理变态的病因,与其侧重遗传、生物因素,不如侧重心理因素,而心理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相比,后者显然更为重要。

● 21世纪:人类的难题

展望21世纪全世界的社会文化环境,人们难免忧心忡忡。全球人口增长极不平衡,2000年世界人口将近70亿,2025年将达到85亿,其中65亿居住在发展中国家。

高速发展的经济仅限于少数发达国家,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只能越来越大。进入1990年代,差距已经大到150倍。

生态问题异常严重,最终将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

冷战结束后,地区性的冲突日益加剧,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

在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环境中,正常人的变态心理只能加剧、放大、更加严重,而绝不会得到缓解、改善,更谈不上转变。

● 人性与人的公式

人性即人的需要。人性需要是生动具体的、历史生成的、向前发展的。人性需要由生存需要发展为享受需要。享受需要带有种种粗暴卑下的欲望,甚至充满了罪恶。

人——非人——人?

人——超人——非人?

● 正常人变态人格的测定与疗救

在现实生活中,正常人变态人格分为六种基本类型:独裁型、依附型、占有型、殉道型、退却型、破坏型。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活法”做出测定。

正常人变态人格的治疗最终只能在人性需要这一根本原因上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清醒了。

弗洛姆曾指出:

⑴ 我们有病而且意识到这一点;

⑵ 我们找出了病态的原因;

⑶ 我们认识到这种病态是有办法克服的;

⑷ 我们明白,为了战胜这种病态,必须树立起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必须改变我们现在的这种生活实践。

文章转载自心理学空间,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