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为什么不认错?”:有多少孩子在等父母认错
01
常听到一句话叫“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也就是说,父母生养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们好;
即使做错了,孩子也不能说,不能追究,否则,就是大不孝。
最近看了一部教育剧,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硬是看出恐怖片的感觉。这部剧讲了5个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叫《妈妈的遥控器》。
小伟妈妈在某一天,得到一个能让孩子听话的遥控器。
因为望子成龙,她一遍又一遍地让儿子的生活倒带重置,修正错误到她满意为止。
慢慢的,小伟从一个热血少年变成一个麻木的“机器人”,完全按照妈妈的规划活着。
后来,他遇到开朗外向的小岚,女孩的父母非常开明,支持孩子做一切自己喜欢的事;
和她在一起,小伟觉得,那是人生最开心幸福的事情。
被妈妈发现后,她按下了重置键,时光倒退,小岚和她父母再也不认识小伟,
那份幸福,就这样轻易地击碎。
这种变态的控制欲让小伟崩溃自杀,没想到,也被妈妈用遥控器救了回来。
一再被复活的儿子崩溃地问妈妈:“你究竟还要我死几次?”
妈妈淡定地说:“死到你选择活下去为止。”
再后来,小伟沉默了,也放弃了挣扎。
故事的结尾,是成年后的他,趁妈妈放下警惕时,抢走了遥控器。
最终,在冲妈妈大喊了一声“它是我的”之后,毫不犹豫地冲向了飞驰而来的汽车。
至死,小伟妈妈都不觉得,自己哪里做错,反而觉得是儿子不懂事,不懂她的苦心。
之所以说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是因为在现实中,我们都被“遥控过”。
还记得之前,北大留学生发万字长文数落父母,并与之断绝关系的事么?
那个“别人家的孩子”,高考理科状元,北大学子,目前在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读研究生的秋岸(笔名);
12年没有回家过春节,在6年前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并对父母充满怨恨。
事实上,秋岸的父母,并没有对他做过什么严重的事,所有的矛盾说起来,不过都是生活中的琐碎。
简单来说,就是完全不尊重他的感受,一切都以父母的意愿去进行。
小到穿衣、剥鸡蛋;大到社交、上学、工作……
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对父母的疯狂,和一个孩子的无奈。
就像秋岸自己所说:
父母的爱其实是伤害,过去的经历无法与我的认知调和。
也难怪他还少年时期就产生习得性无助、内分泌失调、体重骤降。
这事发生后,很多网友,包括我父母都说:
小题大做,这孩子读书读狗肚子里去了,他父母把他培养得这么优秀,他就记得那些不好的事,真是白上这么多年的学。
就像秋岸爸妈,也表示不懂儿子为何会远离,他母亲说:
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那些永远都不会承认自己错误的中国式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做着伤害孩子的事,却浑然不知,还等着被感激。
即使知道有所失误,也会找到无数的理由去避重就轻,为自己辩解和开脱。
最后,最无私的爱,变成了最伤人的利器,最持久的怨恨。
02
有多少孩子在等父母认错
“妈,你为什么不认错?”这是很多孩子内心深处的疑问。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会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是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父母认错时,他们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宽容。然而,很多时候,父母却不愿意认错,这让孩子感到失望和困惑。
其实,父母不认错的原因有很多。有些父母可能认为自己是成年人,不应该向孩子认错,这样会失去自己的尊严和权威。还有些父母可能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即使犯了错也是出于好意,所以不需要认错。但是,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
父母不认错,会让孩子感到不被尊重和理解。孩子们会认为父母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因为他们不关心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会让孩子感到失落和沮丧,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反,如果父母能够认错,会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当父母承认自己的错误时,孩子们会感到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得到了重视,这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爱和关心的。同时,父母的认错也会让孩子学会认错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而是一种成长和进步的方式。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学会认错。当我们犯了错时,应该及时向孩子道歉,让他们知道我们的错误,并表达我们的歉意和改正的决心。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还可以让他们学会认错的重要性,成为更加成熟和自信的人。
最后,我想说的是,父母认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幸福,我们应该努力去做。只有当我们真正关心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才能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好父母。
03
你敢于承认错误,孩子也会分辨是非,自我反省。
几米的绘本《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中有这样一句话,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到大人对他冷嘲热讽。
世界上最伤人的,莫过于父母的无谓指责,一句顶十句。而最有效的治疗,也是父母的歉意,一句就足以温暖凉透的心。
董卿在节目里谈到,自己成年后回到家,父亲突然邀她下馆子吃饭。吃到一半时,父亲倒了一杯酒,把酒杯举起来说:“我敬你一杯吧。”
董卿觉得很意外,父亲告诉她:
我跟你道个歉,我想想这么多年对你,是由很多方式不对。你……别往心里去。
回忆这件事时,董卿虽然几度哽咽,但脸上却是满满的幸福。
弗洛伊德说,幼年的经验,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般来讲,如果父母把自己位置摆的很高,觉得说错话、做错事无所谓,那这样的家庭,亲子关系是不平等的,孩子也从来不会获得尊重。
时间长了,孩子会怨恨原生家庭,甚至难以与自己和解。
很多网友说,我们这代人,是没有后路的,低谷时,家人会给予更大的压力,失败和望不到头时,他们的责备和谩骂让人更加绝望。
很多年轻人,站在路中间,就那样站着哭。
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家,从来都不是避风港。
对待外人,我们尚且收敛脾气,为人着想;对待越亲近的人,我们反而吝啬又刻薄。
《从容养育》中提到,很多父母,仗着“我为你好”,仗着“我是你爸妈,你必须听我的”,对孩子毫无顾忌。
而这种有恃无恐,就是觉得“即使我错了,孩子也会原谅我的”。
星云大师说:
人常常不肯认错,凡事都说是别人的错,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其实不认错就是一个错。
认错的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会大众、佛祖,甚至向儿女或是对我不好的人认错,自己不但不会少了什么,反而显得你有度量。学习认错是美好的,是一个大修行。
幸福的家庭,亲子之间从来都没有高下之分,平等地对待,才能收获同样的爱。
与其希望孩子被什么岁月温柔以待,不如从自己开始,让他不被家庭伤害。
文章转载自525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