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心理治疗是心理咨询行业里的谎言吗?
先回答问题,不是。
如果给这个问题加个前缀,就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半碗水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沙盘就是个谎言,自欺和欺人的谎言。
对于以培训为目的的机构,吹嘘沙盘游戏的牛鼻不过是他们的营销手段罢了。
其次,沙盘游戏很多时候都是辅助咨询工具;咨询师借助沙盘游戏进行咨询工作;对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工作中没有「治疗」一说。
我从2012年就开始学沙盘了,最初是学习观摩老师带领团队,后来也学习过申老师的课程。幸运的是,我的老师们都很靠谱,不管是专业素养还是伦理、技能都是名不虚传。学沙盘必修的一个内容是沙具的象征意义和心理分析,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
「不可强行分析,更不可生搬硬套」.A。
这句话如果没有听进去,后面的基本就是废了。
而同期的学员和我后来现实中也好,网络上遇到的咨询师也好,有大多数是完全没有A这个概念的。
举个栗子:
来访者摆放了一个沙景,主要内容是周围都是树和灌木丛,中间一圈是四条蛇,最中间是一个人.B。
请问你会怎么解读这个内容?如果你学过沙盘,你会如何解读?如果有学习心理学的朋友可以把你的解读先记录下来。
可以想象,我们很多咨询师的解读是有很多的相似性的,因为既然你学了沙具的象征意义,又这么明显,结果显而易见的样子。
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么得恭喜你了,你未来要学的东西真的太多了。
特别是前面提到那一条。
而这个问题不仅在沙盘,现在有很多地方流行的O卡,数字算命,字母测命运,星座运势…都有。
ps.伪心理学的部分这里暂不分析了,有兴趣的自行搜索。
问题来自于二:一是照本宣科,而是利用了巴纳姆效应(有兴趣自行搜索)。
个人在咨询的时候使用沙盘最多的情景有四个:个体咨询,团体咨询,亲密关系,儿童青少年(6岁+)。
案例:有一对夫妻来咨询,主观叙述很痛苦,找不到问题所在,征求意见后,同意借助沙盘游戏来进行咨询。
案主摆放沙盘的时候,就把位置关系和距离进行了几次调整转换,他们的问题就解决了,而这个过程都是让当事人自己来动的。
整个过程其实只进行了四次:访谈,沙盘,访谈+沙盘,访谈+沙盘。
但是,这样描述这可能会给一些人一种误导:
呀,沙盘好牛逼哦,我要学,我觉得我也行!。
各位可不要忘了,真正起效果的是访谈+沙盘,也就是说,没有好的咨询兜底,只做沙盘可能会被打的。
案例:有个学生9岁,和母亲关系很梳疏离,有选择性缄默的情况,去深圳某医院心理问诊无果,医师医嘱建议做心理咨询辅助干预。
这学生摆的沙具作品:
沙盘有一条1cm宽10cm长的河,河一侧是一只老虎,一只花豹,另一侧是一个灌木丛,一只羊藏在灌木丛后,旁边是一只兔子被埋起来。
而突破口就是那只被埋起来的兔子。
而这个个案的风险不仅在于可能被打,还可能违法。
为什么没有违法?
一是有医嘱建议做心理咨询,二是当时在定点康复机构内的干预,三是整个过程完全确认是咨询,没有诊断和治疗。
有法必依(《精神卫生法》),遵循伦理规范,不仅是保护来访者也是保护咨询师自身。
沙盘游戏可以是心理咨询服务中很好的媒介,被过度吹嘘和包装的时候,值得被警惕。但是,过分贬低它,也不是什么好事。
最后,说一下前文说到的那个沙景B:
当事人是个10岁男孩子,属蛇的,很喜欢蛇,家里也养了宠物蛇。
这是他的《新年愿望》沙游主题作品。
作者:心理咨询师高海东
文章转载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