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较早的心理咨询专业机构

经常看心理类的书会不会让自己更好的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

  


我曾经陷入严重焦虑情绪,经常担心自己未来会怎么样。那时我看了不少心理学的书,因为对心理学没什么了解,被畅销书忽悠着读了弗洛伊德写的《梦的解析》、《文明及其不满》等,具体的内容记得不清楚了,令我有所震撼的是他对于人的原始本能的描述——性欲本能。他的的理论偏向于对各方面神经症的治疗,有许多关于对他的病人的研究的描述。比如移情,小时候的创伤,压抑本能等。

后来又看了荣格的自传《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荣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佛洛依德的学生,但是后来他因为反对后者的“性欲本能”学说,与他决裂了。相比于佛洛依德的震撼,荣格更像一位智者,一位艺术家,怀着温情娓娓道来。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如今也忘光了。但是我认为这本书在那个时段滋养了我,对我非常有益。

虽然作为青少年,“性”对于我有着无法回避的诱惑,但是我始终对佛洛依德的学说保持怀疑。不知道他的完整的主张、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至少在他的著作中,能看到他对“性欲本能”的执着,这种理论简化了人性。随着阅历和阅读量的增长,我越发发觉人性的复杂,与此同时也越发地不能认同佛洛依德的学说。但不可否认的是,佛洛依德的学说对心理学的发展有极大贡献。

某个时期,我还被“积极心理学”吸引过。网易公开课上有一门课叫《幸福课》,那时,我看完每一集之后总觉得醍醐灌顶。积极心理学偏向于关注人类建立幸福的能力,似乎是佛洛依德学说的对立面;后者研究消极的心理现象。

去年,我买了一本《社会心理学》,这本豆瓣评分极高,块头也颇大的书,从买回来一直安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没有拆封:我对心理学的兴趣已经大大减弱了,而焦虑也大大减轻了,但却并没有完全消失。我想说的是,心理上的问题,不能只靠心理学去解决。培养新的爱好,旅行,工作,阅读,都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但同时又抛给你新的问题。正是在这种循环中,生命展现了她的可能性,她的意义。

最后,总结一下:经常看心理学的书的确

 

 

 

作者:你常说世事是美好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预约须知:
1、首先应该了解"郑州福斯特咨询服务公司"的咨询方向。
2、其次应该提前拨打福斯特预约电话:"0371-63310633"提前一到两天预约。
3、最后应该提前了解福斯特心理咨询资费情况以免影响您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