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治疗如何帮助人们找回生命的动力?
分享来自一份网络杂志关于戏剧治疗的解读,为方便大家理解,我进行了部分文字调整。
戏剧治疗的精髓在于表达,以戏剧做为媒介,有系统地历经以下三个步骤,完成自我整合的过程。
一、真的故事,尝试自我表达
我们有很多经验无法言说,有很多情感无法用对的语言表达,此时可借由戏剧技巧,帮助人用更完整的方式表达自己。除了上述的自传剧外,透过游戏、创作的过程,也可借此投射出许多的自我。像是当小孩哭闹时,妈妈能运用「回转台词」的技巧,帮忙小孩将心中「觉得好委屈、别人不应该这样对待我」的潜台词说出来。此举是先借由同理心建立亲子关系,再适时引导孩子说出妈妈的潜台词,彼此互相理解。
二、善的理解,懂得欣赏差异
想演好一个角色,就必须抛下主观偏见,先欣赏这个角色,懂得欣赏别人的特殊差异,才能带来善意的连结。像是透过自传剧,让大家了解到被同侪极力排挤的某人,原来他的生长背景如此不堪与复杂。演出,让我们得以了解他人的历史脉络,再透过个人内在情感的解析能力,进而学习尊重。
三、美的感通,学习与他人合作
要成就一出好剧,必须剧团内所有的角色配合得宜。像早期英国会使用戏剧疗愈,就是因为它能在短时间内让最多人合作,连严重肢障者可以躺在前头当观众;有强迫性焦虑行为者,可以准确控制灯光不失误;有丰富表演欲的人,就让他站上舞台当主角。既能寓教于乐,又能增添自信,提升生活品质。
善用技巧,便能找回生命的动力。
在生活中,我们也能简易透过戏剧技巧的概念,增加人际互动,充实自我整合的踏实感。
一、多欣赏戏剧表演
看戏能丰富想像力,并从中反思自己的生活目标。尤其与朋友在戏前、戏后互相讨论,借由对话了解思想差异,看待事情的角度及视野也会有所不同。
二、多提笔创作剧本
运用六部分故事法,将事件的主要特征、欲追寻的任务或问题、遭遇到的困难、经历哪些阻碍、如何应对处理、最后结果是什么等,套用在自己身上。将整天的心情写成一则小故事,这会让自己有历史感,进而产生检视自我的能力。
三、尝试交换角色
态度上的偏差,会让戏剧疗愈的操作产生危险,像是误解了「交换角色」的意义,以为花半天的时间,让妈妈与小孩交换角色,妈妈就可以故意扩大孩子不负责任的态度,相信小孩只会感受到妈妈的扮演是为了教训他,只会制造更多冲突罢了。角色交换的真正目的,是要妈妈进入孩子的世界里,用小孩的角度去思考遇见的事,从中了解小孩不想收衣服是因为刚好被旁边好玩的事物给吸引,而不是他真的不想做。
四、一周剧本分析
为自己订下一周目标,每过完一天就回问自己的感受,觉得今天的生活是悲剧,就描绘朝下的曲线;若是喜剧,曲线当然就上扬。于一周后回顾这悲喜交加的波动,试想换了一个目标,生活的喜悲是否会变得不一样?例如本周订下想赚钱的目标,曲线不尽人意,那将目标换成渴望友谊,或许曲线就动人许多。「喜剧是达到目标,悲剧是达离目标」,这方式可以帮助人整理心情,是个不错的自我疗愈法。
运用戏剧治疗,是为了探究心理各层面的问题,目的在协助个人面对及处理内在心理及外在环境的冲突,而不是急迫地快速解决症状。
透过演剧,只要你愿意去行动、去表达、去感受,相信这世界还有许多的美好值得你去追寻。
我是璐怡丝,你的戏剧治疗师,陪你玩出喜悦蓬勃人生
本文源自:网络杂志,侵删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作者:李璐怡Louise
文章转自知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