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一个月了,学生大都已进入自学状态。有的同学认为,就剩几天时间,再复习也不会有多大进步,于是就放松了。 其实,这段时间正是高考得高分的关键时刻,你完全可以利用这几天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自己在每一门学科里有哪些薄弱环节没有解决,有哪些知识断点没有接上。 通过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你的分数就能再上一个台阶。很多黑马就是这样过来的,让我们来看看学霸们的最后一个月都是怎么安排的。 ......................详细>>
“在不遗余力为孩子提供完美童年的时候,我们可能正让他们的成长变得更加艰难。”今天我们要分享的美国《大西洋月刊》的这篇文章,值得每一位父母认真品读。一句话归纳,那就是:当我们掌握越来越多所谓前卫的育儿理念时,要记得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的基本道理:我们不能既渴望孩子取得高成就,又努力帮他们规避竞争和本应当经历的挣扎。 如果说,我在大学里学到了什么,那就是诗人菲利普·拉金的话确实在理:“你爸和你妈害了你,......................详细>>
2024高考进入冲刺阶段,有些同学冲劲满满,一心只想冲击目标高校,但也有些学生心事重重,面对越来越近的高考以及没那么理想的模考成绩,他们慢慢的开始起了退缩心理、摆烂心理,担心来不及、害怕考不好、想复读...... 这个时候,停止焦虑、禁止否定自己、对摆烂说“不”就变得异常重要。那该如何走出焦虑、解决摆烂心理?一起来看看! 停止焦虑,走出以下误区 01. 熬夜补时间,忽视零碎时间 熬......................详细>>
为什么婚姻会象疾病,智商,爱好一样变成家族遗传?心理学家用“储爱槽”的概念解释了这个现象。1、起因:干涸的储爱槽我们用一个心型储爱槽解释人对爱的需要。假如你是一名新生儿,在你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心形的储爱槽。如果这个储爱槽有刻度的话,一开始他的刻度几近零。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父母不断地将爱从他们的储爱槽添加到你的储爱槽里,15,20年以后你离开了原生家庭。你的储爱槽里已被注满了爱。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在......................详细>>
美国心理学家曾说过: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简单来说,就是习惯决定命运。孩子以后的生活层次高低,办事能力如何,或多或少都与习惯有关。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在3-15岁这个年龄段,蛋蛋妈建议您花5分钟看看,因为我们只要稍加引导,孩子将会终身受益,父母千万不要错过了这个习惯养成的绝佳时期。 01 关于吃饭 吃饭少关系不大,不追......................详细>>
最近,小张不知什么缘故,忽然患上了“孔雀心理”:不论何时何地何事,总喜欢跟别人攀比一番——买了件新衣 服,想方想法地到同事眼前显摆一番,孩子考试得了第一名,她也以最快的速度让同事知道;家里买了私人车,她也在同事眼前炫耀一番。而一旦别人的某些方面比 她更优秀,她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个滋味……心理专家分析,小张得的是“攀比症”,属于一种典型的职场“孔雀心理”,即像孔雀开屏一样,展示和炫耀自己最美......................详细>>
一、焦虑 只有两类人不会感到焦虑或紧张,考300分以下的,与稳定考600分以上的高考生。 而容易感到焦虑的考生,就位于这二者之间,他们在考前会感到莫名的焦虑,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水平,还不足以应对高考。 特别是,在最近模考中失利的学生,一次比一次考得差,他的焦虑可能会翻倍。 但我们要知道,适当焦虑是正常现象,毕竟三年的努力就为这一次考试。 但若是成天胡思乱想,甚至引发失眠,就不太对劲,它......................详细>>
孩子做作业磨蹭?牢记这八个关键词 “快点写作业,别磨蹭!” “你看看都几点了,还在看电视,赶紧去做作业!”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这样的唠叨恐怕是每天最普遍的日常。孩子上了小学,往往写作业不主动、不认真、磨蹭、易分心……做作业的问题,几乎让每一位家长头疼,甚至经常气不打一处来。 生气,甚至痛打,当然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将以下八个关键词牢记于心并做到,才能将孩子做作业磨蹭包括吃饭磨蹭、上学磨蹭等等......................详细>>
最近被这样一句话刷屏:曾经的好朋友会渐行渐远,是因为你们活成了彼此不能理解的样子。其实,别人活成什么样子我们没法感同身受,毕竟我们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但是从谈天说笑里,我们却可以窥见一个人的三观。而一个人的三观,就决定了他在你眼里活成了什么样。我们或许理解,但不一定认同。正是这种彼此之间的不认同,才导致了心照不宣地渐行渐远,你不会过问,她也不愿深究。01高中时,我们有个三人帮,我,大黑,小白。大......................详细>>
01 每次当写关于家庭的文章,常常会有妈妈留言“爸爸去哪了?你要努力唤起爸爸们对家庭的关注。” “要提醒爸爸们努力成长,不要妻子在成长,他还是准备做自己的中年油腻男。” 在很多妈妈群里,妈妈们呼唤自己的丈夫都是“猪队友”。 有些是无奈,有些是玩笑,中间夹杂着期待,又有着失望。爸爸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大部分的爸爸,都是在慌慌张张中变成了爸爸。在孩子落地之前,他也许充满了期待,可是一看到那个娇......................详细>>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