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高中生的主要焦虑形式都以考试焦虑的形式集中表达,但在细细筛查后,可以更多分解为不同的焦虑引发机制,主要有这几种形态:生活事件引发、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遭受惩罚和不公平待遇、健康因素(失眠、对生理反应的敏感)、面对竞争的消极应对等。 在几年来的“考试焦虑”咨询过程可以发现,原来成都重点高中的学生焦虑感要大于普通高中学生,近一年多来,普通学校高中生人数要超过重点高中,基于此现象的分析解释,......................详细>>
巴菲特每年都会同大学生进行座谈,在一次交流会上,有学生问他:您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巴菲特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讲了一个小游戏,名为:买进你同学的10%。 巴菲特说:现在给你们一个买进你某个同学10%股份的权利,一直到他的生命结束。你愿意买进哪一个同学余生的10%?你会选那个最聪明的么?不一定。你会选那个精力最充沛的么?不一定。你会选那个官二代或者富二代么?也不一定。当你经过仔细......................详细>>
因为冷战中的沉默,实际也在表达许多的含义,比如轻视、愤怒、不悦、漠视、冷酷,最糟糕的是拒绝合理解决问题。因此它是极具破坏性的,并被心理学家认为是最不当的沟通方式。 搞清沉默的原因。人并非都是有意用沉默攻击他人的,可能有的情况是: 一是出于无心。 比如,有些人心情不好,就习惯把自己紧紧封闭起来,虽然也很想回答对方的问话,但就是说不出来。 二是出于无奈。 比如有的战俘在妻子的“逼问”下,吐露......................详细>>
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比让孩子进入一流幼儿园和一流学校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一流的家庭里接受熏陶。01最成功的父母,就是“活出孩子钦佩的样子”,在灵魂和精神上足以担当对孩子的引领。爱孩子可以,但别让孩子丢了人品和德行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定在了一个很狭窄的范围里:对于孩子来说,成绩好就是成功,会弹钢琴就是成功;对大人来说,赚钱多就是成功,谋个一官半职、有点权力就是成功。但是对于人品与德行,我们却有......................详细>>
01 我曾经反思过很久。 孩子爸是985的工科博士,我是985硕士,我在最佳生育年龄27岁生下了儿子,怀孕是我们计划之中的,那天没有喝酒还放着轻音乐,而且我提前吃了叶酸等各种营养素,怀孕三个月,我就向单位请了长假,公婆过来给我做一日三餐,我只负责晒太阳散步看电视,整个孕期连一次感冒都没得过。 为了宝宝健康,我怀胎十月,都没在外面吃过一顿饭,生怕地沟油苏丹红一滴辣对孩子有半分不好…… ......................详细>>
“我真的不懂拒绝”,相信很多人都曾说过这种话。 面对朋友或亲人的请求,虽然自己不愿意,却碍于情面,不好拒绝,最后不得不去帮忙。 学会拒绝并不难,关键是要明白这些: 01 你没那么重要 大多数情况,当别人提出请求时,他的心里其实就有了两个答案,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肯定的回答。 你的拒绝,并不会影响到什么。 难以拒绝别人,其实是无法接受一个“不被别人喜爱的自己”。 其实人与人相处是双......................详细>>
场景再现 小芳12岁时,父母离异,她随母再嫁。继父常有外遇,母亲总是对她讲:“要不是 为了你,我早就不想活了。”成年以后,她越来越孤独、自卑和胆怯。虽然追求她 的男生有一大群,但她在处对象时总紧张、拘谨,对男方极不放心,担心将来会离婚。结果 一晃就过了很多年,到了34岁时还没有结婚。 而此时的小芳更是看多了身边女友的离离合合,对婚姻竟感到有些恐惧,甚至排斥婚姻。她 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把......................详细>>
网络上流行过一句话:“你朋友圈的平均水平,就是你的水平。” 道理很简单,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和勤奋的在一起,你自然少了一丝懒惰;和颓废的人在一起,你也就情不自禁地跟着消沉。 换句话说,在众多朋友中,有些人可以深交,有些人需要远离。如果遇到下面3种人,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远离他们。 01 远离人格不完整的“穷人” 晚上朋友在电话里说起了一件事。 ......................详细>>
有些家长,把身心全部扑在孩子身上,甚至辞了工作、失去自己的时间,一心一意教养孩子,结果效果却不如人意,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孩子本质劣性教不好,还是家长无能?其实都不是,这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出了错,方法出了错,你下再大的功夫,孩子也教不好,尤其是以下这几种家长,累死自己,教坏孩子,对照自己,用错方法赶紧改!01对待孩子,无私奉献? 表现:这种父母不仅自己累,孩子也会累。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感叹:自从......................详细>>
人们常用“家有考生”这四个字来形容高考的紧迫感、残酷性以及其家庭的团队作战精神。 作为家长,可能更多地忘了自己当年高考时父母是如何陪伴自己的。可是,作为家有考生的家长,在现实的教育和社会背景之下,却一再地感叹于陪考的艰辛和困惑于陪考的焦虑之中。越是临近高考,家长往往表现得比孩子还紧张和焦虑。 为此,本人通过曾作为家有考生的家长身份,再结合自己的一些高三教学和心理备考经验,给现家有考生的家长提如......................详细>>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