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我心很急,秒回一下。 看到有医生、教师给到很多好心建议。我以画画为业,早些年做过少儿美术教育,希望我的回答和建议能帮助到你们一点。 首次我们不谈她画画的事,先分析一个这个孩子。 从描述中提取出,一个初中女生,天生敏感,表现内向,有抑郁倾向,最近疑似有心理疾病。首先我想说,敏感和内向是天生的,就像每个人天生个子高矮皮肤黑白一样,那么我说这是要说每个人要正视自己。至于抑郁症之类心理病,......................详细>>
心理剧团体这几周的五场剧中,不下三个组员都问我:心理剧中,自己看自己和角色交换后站在对方的角度看自己,都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在描述自己,那这里的角色交换有什么用处?或者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我会解释:在心理剧中,角色交换是一种最主要的技巧之一,它有很多种作用。: 1. 角色发展和成长,拓展角色目录:角色交换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自己,可以帮助主角更客观地认识自己,扩展角色的视野,发现自己的弱点、偏见或......................详细>>
之前我讲沙盘游戏的注意事项,情绪非常强烈的人其实不适合做沙盘。这样的人感情喷涌而出时,其实是相当危险的。我自己也会有这种体会,你不知道这样无序的、强烈的、黑洞般的情绪出来之后,咨询师要怎么收口。所以这段时间我自己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如果来访者有一定的思维功能,那么他可以给自己建立一个安全的联结;如果没有一定的思维功能,那么情绪出来就是无边无际的。 如果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我的工作室环境下,我......................详细>>
记于二刷暖暖内含光后的一些杂感。不少评价说它无趣,冗长,压抑,昏昏欲睡,两年前的我会对此举双脚赞成。确实,如此必需观众个人人生经历的片子,口碑非常容易两极分化。不过它的确它是第一部全程让我处于共鸣状态的电影。里边还简单穿插着另外几对迥然不同的故事,而且毫不显得生硬突兀,不得不赞叹编剧查理考夫曼的鬼才。而Jim Carrey是一个喜剧演员,以楚门的世界为大家所熟知,但我唯偏爱他在此所饰演的 Joel......................详细>>
“我喜欢那样的梦,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 ——席慕蓉 你是不是也曾梦见过从前喜欢的人呢,即使现在正处于一段幸福又稳定的亲密关系中?无论是依然单身,又或者已经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也无论你愿不愿意,那个已经消失在生命中的人随时都有可能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你的梦里。 如果你曾疯狂迷恋过梦里的那个人,那么这个关于Ta的梦就很可能会触发你强烈的情绪。似乎毫无预兆地,过去......................详细>>
舞动疗愈属于艺术疗愈的一种源自于舞动艺术、心理动力学肢体心理学与神经可塑性科学的结合透过舞动疗愈人的内在心理卡点从而实现自我疗愈、身心整合它不需要参与者有任何相关的舞蹈功底只需要你有一颗愿意敞开成长的心身体是我们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它不仅仅是我们行动的载体更是情感、记忆和经验的容器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舞蹈我们有机会重新连接并深入感知自己的身体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转折都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索自己内在的情感世界找......................详细>>
可以的。音乐可以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手段。音乐治疗作为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远古时期,音乐伴随着人类的医疗活动,诸如旋律稳定的咒语,以祛病为目的的降神仪式或歌舞活动,对病患的治疗起着精神和情绪支持作用。目前,世界范围内不少原住民部落,依然传承上述活动,部落中的巫师兼有掌管音乐活动和医生的职责。事实证明:在古代,人们把音乐和医疗融为一体,从中可以追溯现代音乐治疗的渊源。音乐治疗现已......................详细>>
暮春的早上,窗外的雨“嗬嗬”地下着,各种婉转莺啼的鸟鸣随着雨声传入耳际。我知道户外的树木正长得葱葱笼笼。就如小儿说的:“妈妈,这棵树长高了!”是啊,在这春天里,它长得枝繁叶茂,尽管被雨水压弯了腰,可仍然遮挡不了扑面而来的勃勃生机。此刻,小儿在玩玩具,老母亲在厨房叮叮当当忙碌着早餐。我坐在房间靠窗的角落,读一本好书——《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我觉得一切刚刚好,不禁心头一喜,起身朝窗外洒落的雨笑一声。......................详细>>
沙盘心理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攻击性行为和注意力缺陷等。其理论基础来自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等。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沙盘心理技术如何走入儿童的心理世界,以及它在儿童心理干预中的应用和疗效。 一、沙盘心理技术的特点 安全性: 沙盘心理技术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孩子们可以解除戒备,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详细>>
绘画是一种关于意象的活动,其过程是把内在的意象转化为外部的客体形象。而色彩的描绘正是这一绘画过程的主要内容,色彩包含着一种潜在的“态度”,是一种可见的情绪,是心灵对内在状态的一种诊释。将这种内在的感受形象化为一种色彩,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心灵“物化”的转化经历。 心理学家根据临床的分析与实验证明,发现了许多绘画色彩使用的规律,揭示了绘画色彩与心理和行为间的许多关系。下面介绍部分成果。 一些个体在生活......................详细>>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青少年心理咨询—河南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371-63310633、86172899